安詩曼工業(yè)除濕機廠家專業(yè)生產工業(yè)除濕機,家用除濕機,商用除濕機等產品,歡迎來電咨詢定制。 公司簡介 | 研發(fā)團隊 | 網站地圖 | xml地圖
安詩曼-精芯除濕·致凈生活環(huán)境溫度濕度系統(tǒng)化解決方案供應商
全國咨詢熱線:133-6050-3273
您的位置:新聞資訊 > 行業(yè)動態(tài) > 除濕裝置的制造方法

除濕裝置的制造方法

作者:CEO 時間:2023-09-23

信息摘要:除濕裝置的制造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發(fā)明涉及除濕裝置?!颈尘凹夹g】[0002]以往,在組合有干燥劑與熱泵的除濕裝置中,提出了具有2條風路和干燥劑部件的方案,這2條風路內流過相對濕度不同的空氣且相互被分隔,該干燥劑部件以跨這2條風路的方式旋轉自如地配置,且載持有進行水分的吸附、解吸

除濕裝置的制造方法

除濕裝置的制造方法

  除濕裝置的制造方法【技術領域】[0001]本發(fā)明涉及除濕裝置?!颈尘凹夹g】[0002]以往,在組合有干燥劑與熱泵的除濕裝置中,提出了具有2條風路和干燥劑部件的方案,這2條風路內流過相對濕度不同的空氣且相互被分隔,該干燥劑部件以跨這2條風路的方式旋轉自如地配置,且載持有進行水分的吸附、解吸的吸附劑(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0003]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中,通過使構成為圓板狀的干燥劑部件旋轉,從而根據風路的相對濕度而產生對空氣中的水分進行吸附的吸附反應及將吸附的水分向空氣中解吸的解吸反應。[0004]而且,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中,為了利用由熱泵產生的冷凝熱的一部分而將風路分割成兩個,使通過干燥劑部件的空氣的相對濕度降低,促進解吸反應,其余的冷凝熱則向除濕對象空間直接放出。[0005]在先技術文獻[0006]專利文獻[0007]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號(例如,權利要求1)【發(fā)明內容】[0008]發(fā)明要解決的課題[0009]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通過使干燥劑部件旋轉而產生吸附反應及解吸反應。因此,作為干燥劑部件的旋轉機構,需要例如電動機等,相應地存在制造成本增加、消耗電力增大、或設備結構變復雜的課題。[0010]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設置了相互被分隔的2條風路。當空氣在風路之間泄漏時,泄漏的空氣會朝著阻礙吸附反應或解吸反應的方向發(fā)揮作用。因此,跨2條風路配置的干燥劑部件設置成與跨風路的部分進行接觸。[0011]S卩,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中,由于干燥劑部件與分隔風路的部分進行滑動以避免風路間的空氣的泄漏,因此存在相應地所需電動機轉矩增大或消耗電力變大的課題。[0012]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中,由于干燥劑部件與分隔風路的部分進行滑動,因此存在如下課題:構件彼此摩擦而損傷,因風路間的空氣的泄漏而使吸附及解吸的效率降低,并且需要用于修補該損傷的維修而使成本上漲。[0013]在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中,為了將冷凝熱的一部分用作干燥劑的解吸反應的熱源而需要兩條風路,從而存在如下課題:設備結構變得復雜,并且由于壓力損失增加而使鼓風機動力增加,從而消耗電力增加。[0014]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室低溫外氣溫時,對附設于室外熱交換器的加熱器進行驅動,抑制室外熱交換器的結霜。然而,當露點溫度在冰點以下時,難以抑制在熱交換器產生的結霜,因此需要除霜運轉,從而存在單位時間的除濕量較大地降低的課題。[0015]本發(fā)明為了解決上述那樣的課題中的至少I個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除濕裝置,該除濕裝置能夠實現抑制成本上漲的效果、抑制消耗電力的效果、抑制設備結構的復雜化的效果、及抑制吸附、解吸的效率降低的效果。[0016]用于解決課題的方案[0017]本發(fā)明的除濕裝置具有:第一風路,其供從除濕對象空間取入的空氣流動;鼓風機構,其將除濕對象空間的空氣向第一風路取入;水分吸附機構,其設置在第一風路內,進行在第一風路中流動的空氣所含有的水分的吸附、及將自身吸附的水分向在第一風路中流動的空氣的解吸;第一熱交換器,其與水分吸附機構相比設置在第一風路的空氣流動方向的上游側,使空氣與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第二熱交換器,其與水分吸附機構相比設置在第一風路的空氣流動方向的下游側,使空氣與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第三熱交換器,其與第二熱交換器相比設置在第一風路的空氣流動方向的下游側,使空氣與制冷劑進行熱交換;第一節(jié)流機構,其設置在第一熱交換器與第二熱交換器之間,使制冷劑減壓;及壓縮機,其噴出側與第三熱交換器連接,對制冷劑進行壓縮,除濕裝置使第一熱交換器及第二熱交換器選擇性地作為冷凝器及蒸發(fā)器發(fā)揮功能。[0018]發(fā)明效果[0019]根據本發(fā)明的除濕裝置,由于具有上述結構,因此能夠抑制成本上漲,抑制消耗電力,抑制設備結構的復雜化,抑制吸附、解吸的效率的降低。【附圖說明】[0020]圖1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I的除濕裝置的概要結構例圖。[0021]圖2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I的水分吸附機構的飽和水分吸附量相對于相對濕度的推移的吸附等溫線圖。[0022]圖3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I的除濕裝置的計測控制系統(tǒng)結構圖。[0023]圖4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I的除濕裝置的各模式下的溫濕度推移的濕空氣線圖。[0024]圖5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除濕裝置的概要結構例圖。[0025]圖6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2的除濕裝置的各模式下的溫濕度推移的濕空氣線圖。[0026]圖7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的除濕裝置的概要結構例圖。[0027]圖8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3的除濕裝置的制冷劑壓力和焓的變動的莫里爾線圖。[0028]圖9是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的除濕裝置的概要結構例圖。[0029]圖10是表示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4的除濕裝置的各模式下的溫濕度推移的濕空氣線圖?!揪唧w實施方式】[0030]以下,基于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0031]實施方式1.[0032][風路結構][0033]圖1是實施方式I的除濕裝置300的概要結構例圖。圖2是表示實施方式I的除濕裝置300的水分吸附機構16的飽和水分吸附量相對于相對濕度的推移的吸附等溫線圖。圖3是實施方式I的除濕裝置300的計測控制系統(tǒng)結構圖。參照圖1?圖3,說明除濕裝置300的結構等。[0034]對本實施方式I的除濕裝置300實施了能夠抑制成本上漲、抑制消耗電力、抑制設備結構的復雜化、以及抑制吸附、解吸的效率降低的改良。[0035][結構說明][0036]除濕裝置300具有:對制冷劑進行壓縮的壓縮機13;作為冷凝器或蒸發(fā)器發(fā)揮功能的第一熱交換器Ila及第二熱交換器Ilb;作為冷凝器發(fā)揮功能的第三熱交換器Ilc;對冷凝的制冷劑進行減壓的節(jié)流機構14;對制冷劑流路進行切換的四通閥15。該壓縮機13、第一熱交換器11a、第二熱交換器11b、第三熱交換器11c、節(jié)流機構14及四通閥15由制冷劑配管連接而構成制冷劑回路A。[0037]需要說明的是,在以下的說明中,有時將第一熱交換器11a、第二熱交換器Ilb及第三熱交換器Ilc一并總稱為熱交換器11。[0038]除濕裝置300具有進行水分的吸附及解吸的水分吸附機構16、向熱交換器11及水分吸附機構16供給空氣的鼓風機構12。[0039]除濕裝置300具有:被用于檢測空氣的溫度及濕度的溫濕度傳感器Ia?Ie;被用于檢測風速的風速傳感器2;被用于檢測制冷劑的溫度的溫度傳感器3a?3h;基于溫濕度傳感器Ia?le、風速傳感器2及溫度傳感器3a?3h的檢測結果而進行四通閥15的切換等的控制電路4。[0040]除濕裝置300具有至少設置了熱交換器11及水分吸附機構16的省略了圖示的風路(第一風路50)。除濕裝置300中的該風路的上游側設有與除濕對象空間連通、且用于將除濕對象空間的空氣取入到風路內的空氣吸入口。而且,在除濕裝置300中的該風路的下游側設有與除濕對象空間連通、且用于將由除濕裝置300除濕后的空氣向除濕對象空間放出的空氣放出口。需要說明的是,在圖1中,用實線箭頭表示第一風路50的空氣的流動。[0041](壓縮機13)[0042]壓縮機13的噴出側與第三熱交換器Ilc連接,吸入側與四通閥15連接。壓縮機13可以是例如由電動機(未圖示)驅動的容積式壓縮機。需要說明的是,壓縮機13的臺數沒有限定為I臺,也可以將2臺以上的壓縮機并聯或串聯地連接。[0043](熱交換器11)[0044]第一熱交換器Ila及第二熱交換器Ilb中的一側與節(jié)流機構14連接,另一側與四通閥15連接。S卩,第一熱交換器11a、節(jié)流機構14、第二熱交換器Ilb串聯連接。[0045]第三熱交換器Ilc的一側與壓縮機13的噴出側連接,另一側與四通閥15連接。需要說明的是,從空氣流動方向的上游側依次配置第一熱交換器11a、第二熱交換器Ilb及第三熱交換器11c。[0046]熱交換器11可以由例如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型熱交換器等構成,交叉翅片式的翅片管型熱交換器由傳熱管和多個翅片構成。[0047](節(jié)流機構14)[0048]節(jié)流機構14對制冷劑進行減壓。節(jié)流機構14的一側與第一熱交換器Ila連接,另一側與第二熱交換器Ilb連接。[0049]節(jié)流機構14能夠對在制冷劑回路內流動的制冷劑的流量進行調節(jié)等,是能夠通過步進電動機(未圖示)調整節(jié)流部的開度的電子膨脹閥或在受壓部采用了隔膜的機械式膨脹閥或毛細管。[0050](四通閥15)[0051]四通閥15能夠切換制冷劑流路而切換制冷劑回路A的制冷劑的流動。四通閥15與第一熱交換器Ila中的未連接節(jié)流機構14的一側、第二熱交換器Ilb中的未連接節(jié)流機構14的一側、第三熱交換器Ilc中的未連接壓縮機13的噴出側的一側、以及壓縮機13的吸入側連接。[0052]四通閥15在后述的第一運轉模式時,切換成將第三熱交換器Ilc與第二熱交換器Ilb連接,并將第一熱交換器Ila與壓縮機13的吸入側連接。[0053]而且,四通閥15在后述的第二運轉模式時,切換成將第三熱交換器Ilc與第一熱交換器Ila連接,并將第二熱交換器Ilb與壓縮機13的吸入側連接。[0054](鼓風機構12)[0055]鼓風機構12向設置了熱交換器11及水分吸附機構16的風路取入空氣,并將取入到風路的空氣向空調對象空間供給。在圖1中,鼓風機構12作為被設置在第三熱交換器Ilc的空氣流動方向的下游側的部件進行了圖示,但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設置在第一熱交換器Ila的上游側等。[0056]鼓風機構12是能夠使在除濕裝置300內的風路中通過的空氣的流量

聲明:本站部分內容和圖片來源于互聯網,經本站整理和編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交流和學習之目的,不做商用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若有來源標注存在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告知網站管理員,將于第一時間整改處理。管理員郵箱:y569#qq.com(#改@)
在線客服
聯系方式

熱線電話

133-6050-3273

上班時間

周一到周六

公司電話

133-6050-3273

二維碼